制约【环境监测】发展瓶颈的“四个矛盾”

2019-04-18 08:35:52 admin
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污染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环境监测的压力愈来愈大。追溯我国环境监测的历史可以知道环境监测起步较晚,但是经过约40年发展,也具备了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基本能力。同时,在当前形势下,尤其是在环保系统推动实施垂直管理改革之时,一些矛盾和问题急需解决。

首先是环境标准与现状条件之间的矛盾。有的标准制定时间久远,仍在执行,其实已不适应当今的环境形势,无法满足管理要求。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定得过于宽松,起不到有效防治的作用。有的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时“一刀切”,未考虑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缺乏针对性。有的地方标准制定得过于严苛,未充分考虑污染治理成本核算和国情等其他因素,给标准的实施带来不便。有的监测方法标准不够全面,操作性差,严重影响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
制约【环境监测】发展瓶颈的“四个矛盾”

  还有监测任务与监测质量之间的矛盾。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反映监测质量,也是客观反映监测对象状况的必要条件。监测质量需要多方措施来保障,技术监督部门要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以达到保证检测机构出具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要保证监测质量,还需要监测站花大力气抓好质量和管理,做到监测全过程规范有序。然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监测质量的高要求与日益增多的工作量存在冲突,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监测,在现有的人员配置和设备条件下,无法完成众多监测任务。

以及监测任务与科技水平之间的矛盾。我国各行业科技发展不均衡,一些地方环境监测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一方面,多数监测指标尚未实现在线监测,有的在线监测设备还存在技术缺陷,数据可信性不高;另一方面,实验室检测方法落后,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在现有的科技水平和条件下,想要高效、准确、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源状况,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重要的一点是监测任务与人员配置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各类目标责任考核接踵而来,环境监测任务日益繁重。为了完成连年增加的任务,地方监测站往往通过招揽合同制人员或临时工来弥补人员的不足。由于监测任务加重却没有增加人员编制,非在编人员的收入需要监测站自行承担。如此一来,监测站需要开展创收,拓展更多的监测业务,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以上这些矛盾若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制约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瓶颈也就不存在了。为此,笔者认为,要切实解决以上矛盾,应增加人员、设备、资金的投入,使其与日趋增长的监测任务相匹配;大力发展环境科技,推广在线监测技术,提升自动化监测设备的研发水平;加快标准更新,修订标准时多方考虑,使其更贴合当今的环境状况,增强标准方法的操作性,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相关部门制定、下达任务时更具针对性。


  

© 2023 深圳市艾方立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41684号-23